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

网上有关“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是指收入不变时,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两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导致的对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一种商品为低档商品时,其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却使得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大小不确定。

如果一种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其替代效应,从而导致该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其需求量相应减少,那么,这种低档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那么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相对于该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言在减少,购买能力在下降,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它的特殊性,是吉芬在19世纪因为1845年得爱尔兰灾荒土豆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时发现的,是著名的“吉芬难题”这个是事实说明的,研究数据说明的,你可以当成定理。

扩展资料:

下面分析“需求定律之争”。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说法百分百成立(鉴于各种教科书论证得很详尽了,此不赘述)。但是,将该定律应用在实践中,则需要考虑“其他条件”了。

一种解释

(1)其他条件不变,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描述可以被认为是铁律;

(2)如果考虑其他条件,则价格上涨时,需求发生变化,反映在图表上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上述“雨伞的需求量上升”的例子就是铁证。

同理,土豆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上升,是因为消费者收入较低,买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说,消费的主食因收入的限制而只好采用土豆,当土豆价格上涨时,他们预期价格还会涨,于是就去抢购了。其实,在中国短缺经济时代,就存在商品价格上涨、百姓抢购的事实。

在抢购商品的这些事例中,也是因为存在“其他条件”在变化的因素。从以上事例看,如果剔除“其他条件”,则这些产品的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倾斜。但考虑“其他条件”后,整条需求曲线就向右移动了,也就是说已经不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了。

而因为这个移动,需求量也就增加了,但这个增加并不是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请注意,就每一条需求曲线而言,还是向右下倾斜的,但这同现实中出现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现象在实质上并不矛盾)。当然,考虑了“其他条件”,并不等于推翻了需求定律。

百度百科-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品。从需求收入弹性的角度讲,随着收入增加消费量相应增加的称为正常商品,其中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是奢侈品,小于1的是必需品;随着收入增加消费量却减小的是劣等品。

现在转入需求价格弹性,一种商品随着其价格变化其消费量之所以会变化有两种效应起作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有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为负,即某种商品涨价后,消费者有转而消费其他商品而减少对涨价商品消费的倾向。而收入效应有可能为正,有可能为负。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为负,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却为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方向的,都为负,所有正常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肯定小于0。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作用方向相反,前者为负,后者为正,一般的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导致一般低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是小于0的,即为负,其价格上涨消费量会减小。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其需求价格弹性大于0。

有点啰嗦,希望有用!

关于“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元风的头像
    元风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沃格号的签约作者“元风”

  • 元风
    元风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元风
    用户090709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吉芬商品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怎么解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沃格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